站內導航
聯系我們
天津科技翻譯出版有限公司
地址:天津市南開區白堤路244號
聯系電話兼傳真:022-87893237
中醫舌象辨析(隨書附贈2VCD)
編號:
1114
書 號:978-7-5433-2290-5
開 本:16開
出版時間:2008-05-01
作 者:冀敦?!≈骶?br/>
定 價:48.00?
產品詳情
- 內容摘要
- 目錄
- 作譯者
- 編輯推薦
- 書摘
- 下載
-
- 商品名稱: 中醫舌象辨析(隨書附贈2VCD)
- 商品編號: 1114
<p>書 號:978-7-5433-2290-5<br/> 開 本:16開<br/> 出版時間:2008-05-01<br/> 作 者:冀敦?!≈骶?lt;br/> 定 價:48.00?</p>
本書由天津中醫藥大學從事中醫診斷教學和科研的專家歷經幾度春秋,潛心研究編纂而成。著作理論聯系實際,將各種常見舌象特征及相關舌象做了系統介紹,并就其病理意義、治療原則進行了論述。本書圖文并茂,內容翔實,附有高清晰度彩色舌圖。本書堪稱學習中醫舌診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部力作。
-
第一章 舌診概述
第一節 舌診的概念與臨床應用價值
一、舌診的概念
二、舌診的臨床應用價值
第二節 舌診的發展源流
第三節 舌的組織形態結構與舌象形成的關系
一、舌的組織結構
二、主要功能
第四節 舌診原理
一、舌與臟腑經絡的關系
二、舌與氣血津液的關系
三、舌面臟腑的分布規律
第五節 舌診的方法與注意事項
一、體位和伸舌姿勢
二、診舌的方法
三、診舌的注意事項
第六節 舌診的內容
一、舌診的內容和正常舌象
二、舌象的生理變異
第二章 望舌質
第一節 望舌神
一、榮舌
二、枯舌
第二節 望舌色
一、淡紅舌
二、淡白舌
三、紅舌
四、絳舌
五、青紫舌
六、舌下絡脈
第三節 望舌形
一、老嫩舌
二、胖大舌
三、瘦薄舌
四、點刺舌
五、裂紋舌
六、齒痕舌
第四節 望舌態
一、痿軟舌
二、強硬舌
三、歪斜舌
四、短縮舌
五、吐弄舌
六、顫動舌
第三章 望舌苔
第一節 望苔質
一、厚、薄苔
二、潤、燥苔
三、膩、腐苔
四、剝苔、類剝苔
五、偏、全苔
六、真、假苔
第二節 望苔色
一、白苔
二、黃苔
三、灰、黑苔
第三節 舌象分析要點及動態分析
一、舌象分析要點
二、舌象的動態分析
第四章 舌診的現代研究進展
一、舌質的現代研究
二、舌苔的現代研究
三、舌診與辨證
四、舌診與辨病
五、舌診客觀化研究進展
主要參考書目
參考文獻
-
冀敦?!≈骶?/p>
-
內容整理中...
-
第一章 舌診概述
第一節 舌診的概念與臨床應用價值
一、舌診的概念
舌診,又稱望舌.是醫生通過觀察患者舌質與舌苔的變化,了解機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以診察疾病、辨別證候的診斷方法。舌診是中醫學富有特色的診法之一,屬中醫望診范疇,通過觀察舌苔、舌質及舌下絡脈以了解病變所在,獲得臟腑、氣、血、津液病理變化的信息,分析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及預后,并據此作為辨證論治的重要依據。
二、舌診的臨床應用價值
舌診是中醫辨證不可缺少的客觀依據?!杜R癥驗舌法》中說:"凡內外雜癥,亦無一不呈其形,著其氣于舌……據舌以分虛實,而虛實不爽焉:據舌以分陰陽,而陰陽不謬焉;據舌以分臟腑,配主方,而臟腑不差,主方不誤焉。危急疑難之頃,往往癥無可參,脈無可按,而惟以舌為憑:婦女幼稚之?。勚疅o息.問之無聲,而惟有舌可驗。"舌象作為重要的辨證指標,客觀準確、簡便易行,體現著中醫診病的傳統經驗和特色,為歷代醫家所關注。通過對舌的觀察,可以測知人體正氣的盛衰、病位的深淺、邪氣的性質、津液的存亡、病情的輕重、病勢的進退,從而判斷疾病轉歸和預后,確定治療方案、指導處方用藥。所以舌診是中醫辨證的常規手段和重要依據。其重要意義歸納為以下6個方面。
(一)判斷正氣盛衰
清代著名醫家徐大椿說:"疾病之人,若元氣未傷,雖病甚不死,元氣或傷,雖病輕亦死。"因此判斷正氣的盛衰在辨證論治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謂"有諸內者必形諸外",所以正氣的狀況可以通過觀察舌象來了解。
如正氣充足,臟腑機能健旺,精、氣、血、津液等上榮于舌,即表現為正常舌象:淡紅舌、薄白苔、津液適中、運動靈活。若正氣不足,臟腑虛損、氣血虛少,可呈現出不同的病理舌象,如氣血不足.舌質淡白少華:陰液虛少。舌體瘦薄干癟,紅絳少苔,甚則痿軟顫動。
苔乃胃氣所生.故驗苔亦可察胃氣之存亡。若苔白而潤是胃氣旺盛;舌光無苔為胃氣衰敗或胃陰枯竭,甚則可見舌苔剝落或無根,更甚則舌光潔如鏡。
發表評論